在內地或台灣,很多人會稱「玩 D&D」稱為「跑團」;在香港,我認識的人則會稱之為「開 Mo」。問題是這個「Mo」字是甚麼意思呢?在台灣、內地、美國均找不到任何相似的叫法,為甚麼在香港會這樣叫?
老實一句︰誰知道?
這種近乎是「俚語」的小圈子語言,既沒有文字紀錄,其實近乎無法還原,筆者在抱着大膽假設,疏於求證的精神,勉為其難的落一個定論(喂)。
「Mo」的字音來源推論
在廣東音中,與那個「Mod」字最相近的,大概只有「發霉」的「霉」(mo1)字,或者「模型」的「模」(mo4) 字音最近,應該都與 TRPG 沒有任何直接關聯。筆者首先剔除「Mo」字來自廣東話的可能。
既然 D&D 和 TRPG 都是「泊來貨」,這個「Mo」字很可能也來自英美。
而在 D&D 世界,最接近「Mo」音的常用字,應該是「Module」(模組)。
甚麼是「Module」?
TSR 當初推出的 D&D 只有三本書︰
- 人與魔法 (Volume 1: Men & Magic)
最重要的規則書,包括所有種族、職業、能力、基本遊戲規則和遊戲機制。
近似於第 3 、4 版的「玩家手冊」 (Player's Handbook) - 怪物與寶物 (Volume 2: Monsters & Treasure)
主要是關於怪物的描述,魔法物品的資料,對抗魔法物品的抗性資料。
近似於第 3 、4 版的「玩家手冊」 (Monster Manual) - 地底與荒野 (Volume 3: Underworld & Wilderness Adventures)
角色在地底探險的設定,寶物與怪物的分佈,在戰鬥時的戰棋規則等等。
近似於第 3 、4 版的「遊戲主持指南」 (Dungeon Master's Guide)
最初的 D&D 要求 DM 自行設計,但顯然 TSR 自己發覺到有加入故事設定的需要。
早在 1970 年,與 Gary Gyrax 共同創造 D&D 的 Dave Arnerson 仍在與朋友玩奇幻戰棋,那時 Dave 已經有一套自己的世界設定,為方便遊戲主持,他們後來將部份故事寫成冒險套裝設定書「Greyhawk」。
1974 年,TSR 出版了所謂「白盒子」(White box) 的「D&D 高級套裝」,除了三本基本規則外,還包含了 D&D 世界最早的兩個冒險套裝︰「黑湖」(Blackmoor) 和「灰鷹城」(Greyhawk)。
![]() |
1974 年由 TSR 出版的「白盒子」White Box 套裝 (圖片來源︰http://grahammitchell.com/pix/dnd/eBay_preview.html) |
當然,兩個冒險世界又怎夠用呢?
TSR 在 1978 至 1994 期間,出版了過百本同類型的設定書,這些書被 TSR 稱為「Module」。遊戲主持母需絞盡腦汁去想,只要一打開這些「Module」書,就是一個完整的冒險遊戲歷程,像開罐頭一樣方便。
比較有名的「Module」系列有︰
- 灰鷹城 (Greyhawk)
- 龍槍 (Dragonlance)
- 被遺忘的國度 (Forgotten Realms)
- 烏鴉之地 (Ravenloft)
- 魔法船 (Spelljammer)
- 異界 (Planescape)
- 艾伯倫 (Eberron)
有關「開 mo」一說的猜想
![]() |
「恐佈之墓」(Tomb of Horrors)
AD&D 經典 module 書之一,D&D 第 3 版
推出後,Wizard of the Coast 也推出過對 應的設定 PDF 書,可在官網下載
(圖片來源︰TPK)
|
而若果「mo」即「module」,這個「開 mo」的講法必定要是 1994 年之前,AD&D 流行的年代所創。由此可知在香港,有人玩 D&D 的歷史可能相當早。
筆者曾經在一所年資較老的中學棋社,發現有 D&D 第 2 版 (AD&D) 的蹤跡,間接印證了上述背景真實存在,整個講法順理成章。
我們可以大膽一點假設,嘗試「重組案情」。
在七、八十的香港中學,英文仍然不算是流行的語言,D&D 的英文規則書,內容用字可以說是「高深」,但仍有喜歡 D&D 的人(說不定是老師),想到要在學校推廣。要玩的人,不一定都想自己設定一個世界,自然少不免要用「罐頭書」,也就是上面說的「module」。久而久之,難免將 module 和 D&D 的意思混用。
想像一班學生在放學後,要玩 D&D,想一個開一個「D&D 遊戲局」,難晚需要一個簡單又新潮的叫法。像說「開 Party」一樣中英夾雜而又容易明白。於是有人不稱「開 D&D」(四個音節),改稱「開 module」(三個音節)甚至「開 mo」(兩個音節)來,不足為奇。
還有一個可能性,就是談的人根本就將「使用 module」和「開罐頭」看成同一件事,於是戲稱此事為「開罐頭」,久而久之混用為「開 module」,簡稱為「開 mo」
無論如何,「開 mo」這個講法,標誌了 D&D 遊戲在殖民地時代傳入香港,記錄了當時的獨特文化氣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