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︰D&D 第 4 版
![]() |
「龍與地下城」第 4 代規則書 (圖片來源︰Steve Gamer Blog) |
2008 年,MMORPG ,電腦網絡已經成行成市,3D 電腦遊戲的聲、光、畫效果懾人,新 一代似乎不再喜歡複雜的計算和規則,以紙、筆、人為中心的 TRPG 似乎顯得不合時宜。到底如何該 TRPG 走進新時代?
Wizard of the Coast 為求改進,推出 D&D 第 4 版(Dungeons & Dragons, 4th Edition)。改革的重心是「簡化」,Wizard 希望玩家和主持不用再把 rulebook 翻來翻去,也不用再爭論規則的「立法原意」、「文字意義 」。他們在第 3 版的基礎上,將設計進一步簡化︰
- 簡化魔法系統,不再有「spell per day」之類麻煩設定,改為 MMORPG 玩家較熟悉的「冷卻時間」;
- 另外完全削除魔法在戰鬥外的效果,將角色的特別功能與戰鬥功能完全界分開。
這種改變,像 D&D 第 3 版一樣,吸引了新的玩家,同時也讓舊的玩家討厭,可謂毁譽參半,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,還看歷史公論。
「D&D Insider」提供的戰鬥畫面 (圖片來源︰Dungeon and Dragon 4th Edition 官方博客) |
2013︰群眾集資、新時代與 Numenera
縱觀歷史, 當初「龍與地下城」初版誕生之時,小本經營的獨立遊戲仍是有利可圖的,Gary Gyrax 等人只是印刷一些相對簡單的書刊,接受郵購,除了創造出新時代之外,也為自己賺得第一桶金。然而時至今日,彩色印刷圖片精美已經成為主流,很少人對字多圖小的 TRPG 系統感興趣,萬一你像 Gary Gyrax 一樣有新的點子,想開發自己的 TRPG 遊戲系統 ,是否可行?
2009 年,第一家群眾集資 (Crowdfunding) 網站 KickStarter 正式問世,為美國所有想創業集資的人,提供一個方便的平台。集資者將自己的產品點子,用文字、影片簡介,連同集資目標放到平台之上,供潛在捐助者瀏覽。捐 助者一般可按捐助金額,獲得一些優待,比如名字獲放在產品「嗚謝」清單之中,或者以最早時間獲得製成品。
由於 Kickstarter 是靠群眾集資,你不需要顧 及大投資者的喜惡,只要你的點子有足夠多人喜歡,你就有機會集資成功。同時這個集資也是上佳的市場調 查,你可以準確知道產 品的受歡迎程度、客戶群組,不再需 要盲目猜測他們的愛惡口味。
我不確定第一個是誰,但一大堆 TRPG 系統、電腦 RPG 的集資計劃在 Kickstarter 上湧現。這些新遊戲,一般 人們將這稱為「Kickstarter RPG Revolution」。
2012 年,TRPG 界其中一位奇才 Monte Cook 在 KickStarter 上,想集資出品新的 TRPG 遊戲。
Monte Cook 在 Kickstarter 上集資製作「Numera」的宣影片 (圖片來源︰KickStarter) |
Monte Cook 是專業 TRPG 寫作者,最早在 1988 年已經 Iron Crown Enterprise 工作,負責編寫、編輯「強戰士」(Champions) 和「角色大師」(Rolemaster) 的遊戲書,1994 年更加入當時的 TSR,攢寫 AD&D 的補充遊戲產品 Planescape、Dark Space 等。1997 年,Wizard of the Coast 收購 TSR 之後,Monte Cook 升任高級設計師,負責編寫 D&D 第 3 版其中一本核心規則書《地下城主手冊》(Dungeon Master's Guide)。
這樣一位猛人,居然在 Kickstarter 籌款建立新 TRPG 系統,一時成為業界大事。
新的系統名為「Numenera」,遊戲設定背景於遙遠的未來,是一個將魔法、遠古超文明科技等內容混而為一的系統。設計目標是簡化遊戲主持的工作,鼓勵玩家投入角色扮演之中。
2013 年中,Numenera 正式出版,同時提供實體書及 PDF 版,成為這個革命的重要路標。
這場革命到今日為止,仍是方興未艾。
日本的 TRPG 簡史
日本的 RPG 電腦、主機遊戲大行其道,當然也有它的根源,筆者簡單考查過 TRPG 在日本的發展史。
1970 年代後期,TRPG 遊戲正式傳入日本,與一些桌上圖板遊戲一樣,在一些模型店發售,在大學生之間引起一股潮流,甚至成為不少大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理由。不少模型、戰棋雜誌也有談 TRPG 的文章專題。
1980 年代,開始出現以 TRPG 為主題的漫畫,比較有名的《羅得島戰記》風行於市面。上面提及過的「旅行者」、「龍與地下城」、「克蘇魯的呼喚」陸續被翻譯成日文。
![]() |
「劍之世界」規則書 作者︰水野良 製作︰Group SNE 出版︰富士見書房 (圖片來源︰ 残り火ゲーマーの非プレイ主義宣言) |
據日文維基所述,由於粗製濫造的 TRPG 產品太多,加上「Magic: the Gathering」抬頭 ,令日本的 TRPG 在 1990 年代進入冬季,直至 2002 年,龍與地下城第 3 版推出後才有好轉。
2007 年,富士見書房推出名為「Replay」的 RPG 記錄集系統,形式類似輕小說,內容則是 D&D 遊戲的故事紀錄。
2008 年,富士見書房推出「劍之世界 2.0」系統。
2009 年,NES 上有以「劍之世界 2.0」為名的遊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